科普宣传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宣传 > 正文

荞麦的历史文化

作者:   发布日期:2018-09-30   浏览:


我国种植荞麦的历史悠久,早在2500年前中国即有了种植荞麦的记载,自西周以来的春秋时期、南北朝时期、唐代、宋元时期、明代等各朝各代均有记载,并且对荞麦种植技术亦有记述,尤其在明代对种植荞麦的技术更趋完善。唐代以后对荞麦的药用和治疗疾病的作用亦有了记载。

成书于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经》中有“视尔如荍,贻我握椒”的诗句,荍即荞麦,说明距今2500年左右,我国已种植荞麦了。在陕西省咸阳市马泉西汉墓和甘肃省武威县磨嘴子东汉墓中均出土了荞麦实物,距今已2000年左右。南北朝时期,《齐民要术·大小麦第十》附有瞿麦,据孟方平考证,瞿麦即荞麦。文中对荞麦的播种期、播种量、产量水平、加工及食用方法和易落粒的特性都作了明确记载。

虽然在2500多年以前中国就种植了荞麦,但是真正开始大范围普及种植的时间是在唐朝。唐诗“独出门前望田野,月明荞麦花如雪”(白居易《村夜》);“日暮飞鸦集,满山荞麦花”(温庭筠《题卢处士山居》)生动地描述了当时大面积连片种植荞麦的景象。从栽培技术看,已从整地、播种、收获、脱粒等几个方面总结出一套比较系统的种植经验。宋元时期, 荞麦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明代以后, 随着从国外引进玉米、甘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 并在我国快速推广, 荞麦的种植面积逐年减少, 变为一种救荒作物和填闲作物。

很早的时候就有青藏高原是荞麦故乡的说法,这是因为中国东北、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和西南各地区广泛分布着野生荞麦。青藏高原地区的人们发现了野生荞麦这种植物,并且发现了这种植物还能食用,于是人们就开始尝试着对它进行人工栽培。在栽培荞麦的过程中,人们慢慢地总结了荞麦的种植经验并广为流传:首先由中国传至蒙古和俄国,而后传至欧洲。

至今仍有部分民族保存着原始方法食用荞麦的习俗。怒族是分布在我国云南、西藏,境外缅甸地区的一支民族,拥有瑰丽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而正所谓“民以食为天”,怒族人的主食是包谷、荞麦等粗粮,然而他们粗粮细做,创造出许多独具特色的做法,“咕嘟饭”和“荞麦粑粑”便是其中之一。“咕嘟饭”的原料是包谷面或荞麦。“荞麦粑粑”的原料是荞麦。

先把一满锅水烧开,舀去一半水待用。将包谷面或荞面装进锅里,盖上锅盖煮。等水渗透包谷面或荞面后,用小勺搅拌,这时面粥会越煮越稠。之后把先前舀出的开水适量倒进锅里,盖上锅盖焖上片刻,再搅拌,再焖,反复几次。这样做出来的饭,有一种沁人心脾的香味,入口之后,回味绵长。由于在烹任过程中,会发出"咕嘟咕嘟"的面粥沸腾声,因此当地人形象地称它为“咕嘟饭”。而“荞麦粑粑”的制作需要找一个光滑的石板,将荞麦糊糊倒在烧的滚烫的石板上,最后沾取少量蜂蜜一起食用。

 



(微信扫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