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宣传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宣传 > 正文

杂粮起源与农耕文化

作者:   发布日期:2020-06-16   浏览:

    农耕文化不仅是传统中国文明的特征,农耕文化更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底本,四川是农业大省,天府之国,特色杂粮资源丰富,漫长的农业种植衍生出了古蜀文明,形成了以丝绸,青铜,饮食等为代表的特色农耕文化。《黄帝内经》记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谷杂粮通常是指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和薯类五大作物以外的粮豆作物。主要包括高粱、谷子、荞麦、藜麦、燕麦、青稞以及食用豆类等。“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麦行千里不见土,连山没云皆种黍”等脍炙人口的诗句都描绘出古人种植杂粮,农业兴旺的景象。中国古代社会一直都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体,男耕女织、渔樵耕读是中国农耕文化中的代表性特征,这种文化也是千百年来经过历史的洗礼所得出的经验总结。纵观中国的历史长河,农耕一直都是人们心中无法割舍的挂念,即便当今生活方式、生活节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厚土和绿苗仍然给人带来特殊的亲切感。

QQ图片20200616141822.png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时光荏苒,古蜀文化裹挟着历史的风霜步入尘封的记忆,但光辉灿烂的精神实质依旧光耀千秋。在当前农业发展的资源约束条件日益趋紧的状况下,自然环境承载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开始搜寻那些在内心深处仍然敬重自然、安于自然的传统农耕文化,去纠偏工业文明和化学农业带来的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以及粮食安全等问题。四川在发展特色杂粮产业的过程中,汲取农耕文化营养,秉承“行地宜、务耕种”的思想理念并将科学精神注入其中,与当代高新技术加以对接,注意适应和利用生态系统中的农业生物、自然环境等各种因素之间的物质循环、相互依存和相互利用。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善待自然、适应自然、巧用自然、归于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之成为惠及人民大众饮食安全的一项健康产业,以及增加贫困山区农民收入的一项富民产业。QQ图片20200616142305.png

 


(微信扫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