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 正文

凉山苦荞走出特色致富路

作者:杂粮实验室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7-05-16   浏览:

凉山苦荞走出特色致富路


■本报记者 张晴丹

“帮我带点苦荞茶回来!”每次,家住成都的尹兰女士去凉山游玩,都会受朋友所托带回许多苦荞产品,和许多凉山苦荞茶的忠实顾客一样,她一直认为“凉山苦荞茶真的很不错”。

四川凉山的苦荞产品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深受大家喜爱。凉山州已成为全国苦荞麦分布最集中、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苦荞产业已成为凉山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特色支柱产业。苦荞企业纷纷崛起,助推四川苦荞产业发展,带领当地人民走出一条致富路,努力实现心中的“苦荞之梦”。

科学布局优化产业

苦荞为一年生且粮药兼用的草本植物,具有许多功效,比如降糖脂、降胆固醇、软化血管、降血压和增强人体免疫力等,被营养学家称为人类理想的功能性食物资源。

“世界苦荞在中国,中国苦荞在凉山”,全世界苦荞麦有15个种和2个变种,凉山有10个种和2个变种。苦荞是中国西部地区特有的一种作物,年产量约22万吨,四川凉山是全世界苦荞生产和种质资源分布的核心地区,是苦荞麦资源最丰富、种类最多样、品质最优良的主产区,是名副其实的“世界苦荞之都”。

上苍赐予了大凉山这一珍宝,这里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苦荞生长。凉山17个县、市都有种植和食用苦荞的习惯,苦荞麦的种植主要分布在海拔1500~3500米的区域,春、夏、秋三季都可以种植,可开发利用面积在300万亩以上。

为提高苦荞产业综合能力,加快苦荞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当地政府对苦荞发展区域进行了科学布局。按照相对集中连片原则,在以盐源、昭觉、布拖等县为主的东西两翼高山苦荞麦生产区,重点发展春苦荞麦和夏苦荞麦,建设绿色生态优质苦荞麦生产示范基地。

此外,当地政府在以西昌、越西、冕宁、甘洛、宁南、普格等县市为主的南北干线二半山秋荞生产区,重点发展优质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苦荞麦产业,建设多层次增值的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到2015年,全州优势区域苦荞麦产品产量达到总产量的50%,预计2020年提高到70%以上。

苦荞种植者绝大多数是彝族农民,苦荞不仅是他们不可替代的粮食作物和牲畜饲料,而且是经济收入的基本来源和重要支柱,苦荞产业的发展对带动彝族农民脱贫致富、实现和解决民族地区生存发展、扶贫攻坚、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提升加工发展企业

产业要发展,需要政府来搭台,商家来主导,龙头企业来牵引。为了促进苦荞产业发展壮大,当地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比如2006 年出台《中共凉山州委凉山州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业强州战略的决定》,2007 年出台《凉山州农业产业化银行贷款项目州级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等,从资源配置、技术改造、财税扶持、鼓励企业做大做强等方面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支持引导重点优势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目前,凉山苦荞企业已超过40家,开发出粉、米、面、羹、茶、酒、点心、调味品及日用品等十大系列、几百个品种,产品畅销全国,并出口欧盟和东南亚国家。

一直以来,当地政府十分重视苦荞麦精深加工的发展,近年来不断大力扶持发展一批起点高、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力和核心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打造大型企业集团和知名品牌。这其中,西昌正中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中食品)就是一个杰出代表。30多年来,正中食品董事长邓正中带领着公司追寻着“苦荞梦”,让公司由小变大,由弱变强。

凉山是苦荞麦的起源地之一,科学家研究发现,以苦荞为主食的凉山彝族人群,患高血压、高血脂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极低,糖尿病的发病率几乎为零。

“当时我就在想,苦荞是药食两用作物,如果开发成味道可口的食品,大家一定会喜欢。”邓正中表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三高”人群逐渐增多,吃苦荞,降“三高”,将会成为一种常态。他看到了发展的机遇。

2004年,正中食品研制出苦荞沙琪玛,赢得“全国特色糕点”称号,还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在此基础上,公司又相继成功研发并推出了苦荞米、苦荞茶、苦荞面条、苦荞月饼、苦荞蛋糕等苦荞系列产品。

三匠公司董事长付国喜也看到了苦荞的“潜力”。“我要利用大凉山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种植、收购苦荞麦,并用创新独家技术与工艺将苦荞麦加工、制作成苦荞麦茶,然后在市场上进行销售。”付国喜说。

三匠公司是专业专一生产苦荞茶的厂家,销售的苦荞茶都是采用生长于大凉山深处海拔2200~3500米以上的纯天然苦荞麦和黑苦荞麦为原料,结合彝家传统工艺与现代科学技术精心研制而成。

“立足凉山,定位西部,出川北上,遍布中国、走出国门。”这是付国喜为公司定下的目标。现在,三匠苦荞茶已走出西昌、走出四川、走向全国,已成为国内一个充满朝气与潜力的新品牌。

记者了解到,凉山州地区正重点引进和新建苦荞麦医药制品、化妆品等精深加工企业,迅速增加苦荞麦加工总量,大力优化苦荞麦加工业布局和产品结构。到2020年,力争实现苦荞麦年加工量超10万吨,销售额突破20亿元,把苦荞麦产品加工业打造成为凉山民族食品工业的主导产业。

《中国科学报》 (2017-05-03 第7版 产经)



(微信扫描分享)